这次兵部把他召回述职,正好就是这个敏感的节骨眼上,他越想越怕。不敢回府,便直接向宣义坊驰去。
宣义坊也是长安的风水宝地之一。属于“九五。高坡之地,一般官员是不允许在这里建府,宰相裴度曾因宅建在这条“九五”高坡上,被人借机诬陷为“宅据网原,不召自来,其心可见”但也并非绝对,一些极受皇帝宠爱的大臣也被允许在这里建府,以示荣耀,比如开元名相张说的府邸便是建在宣义坊。
张说已经去世了,目前住在他府邸的是他的长子,户部尚书张筠。
董延光一路疾奔,来到了张府前,董延光和张筠关系一直不错,当初正是张筠保举董延光去打石堡城,实际上。董延光的后台是庆王李综。但董延光也知道,庆王的地位虽然崇高,但未必知道朝中的最新情况。只有从张筠这里,他才能探得到朝廷关于他的处置消息。
此时网过中午,张筠还在朝中未回。董延光心中焦急,便站在张府前等待张筠下朝,世是他运气,等了不到半个时辰,数十名侍卫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行来,马车上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了个。“张尚书。三个字,正是张筠提前回来了。董延光慌忙上前见礼,几名侍卫却拦住了他。
“请转告张尚书,就说董延光求见”。
“董将军请稍候。”
一名侍卫前去禀报了,今天张筠有些感冒,故而提前回府了。中午前。圣上召集他和几位相国开了会议,定下了陇右战役的最终的封赏方案。
这个最终的封赏方案和哥舒翰所报。兵部呈上的方案大有不同,竟然是陇右军和安西军并列功。张筠能理解李隆基的平衡之术,但他有点不理解李庆安的高升。
固然,李庆安在这次战但张筠却以为,圣上绝不会让李庆安独立掌兵,理由很简单,李庆安有一块进出东宫的金牌,是皇上所准许的,可以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