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就算有确切证据,也不能拿出来给李庆安定功。否则会影响到唐蕃两国以后的政局走向,至少陛下应该对此事保持沉默,然后可在私下重赏李庆安,以嘉其功。”
李隆基点了点头,高力士说得很有道理,他笑笑又道:“吐蕃赞普身死,其国内必然大乱,如果联没有估计错的话,吐蕃会很快便派人来求和。”
高力士一愣,“陛下的意思是。在吐蕃求和之前,拿下九曲和大非川?”
“大将军说得没错,联就是这个意思,着令哥舒翰开春后立玄对大非川用兵。”
高力士忽然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了,李隆基将正式批准哥舒翰的功表。承认李庆安的功劳为第三,高力士连忙道:“陛下,老奴还有一言想劝陛下。”
“你说!”
“陛下,陇右之战的功劳高低评定,说白了,就是安西军和陇右军之争,陛下若偏向陇右军,势必会激起安西军的强烈不满,事实摆在那里。拦截吐蕃军主力是安西斥候营所为,最终夺下石堡城是安西陌刀营所为,若硬把功记在陇右军的身上,不仅安西军不满,其他各军都会不满,陛下。得不偿失啊!”
高力士一语击中了要害,李隆基刚刚定下的决心又动摇了,是的,他太想拿下九曲和大非川,以至于竟没有看到偏袒陇右军的严重后果,他沉思了片刻。便问道:“那大将军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案。”
高力士有腹案,他笑道:“陛下,昨晚老奴想了一夜,陛下不妨将陇右之战一拆为二。”
李隆基顿时有了兴趣,连忙问道:“怎么个一拆为二法?”
“很简单,哥舒翰作为联军主帅。陛下不妨重赏于他,让他有别于下面的诸军,这样无论各军都不会有意见,其次是对参战的各军加以封赏。老奴建议安西军和陇右军并列功,李庆安虽功勋卓著,但他的三千人中毕竟也有一千五百名陇右军,陇右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