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

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二章:统万城的火光(5)(1/5)

最新网址:www.shubao01.com
    从理论上讲,爆炸有很多种……

    火药在这个时代并不算新鲜物事,中晚唐的战争中不乏使用投石机抛射炸药包的战例,但是炸药更多的用途还是制造爆竹,连开山都很少用到。有数的那几次战争用途,效果也很难说很好,黑火药毕竟不是黄色火药,浸泡过油脂的绳索制造的劣质导火索也极不可靠,就算成功引爆,包装简单四面漏气的炸药包即便炸开,也很难给敌军造成较大的伤害。这种原始迫击炮的威力有时候还不如直接扔石头来得大,半空中引线烧完爆炸或者引线太长被敌军扑灭或者踢下城头是正常状态,能够在城墙上爆炸是极偶然的事情。

    炸药的作用,主要集中在爆炸时所发出的巨响和黑色火药燃烧产生的浓烟。

    前者可以有效恐吓敌军打击敌军士气,后者则可以遮蔽敌人的视线,为己方军队行动提供掩护。

    这两种战术效果,都不能单独决定战役的胜负。

    因此,炸药在这个时代的将军们眼中,并不算多么可怕的武器,是极自然的事情。

    就连作战经验稍稍丰富一些的老兵,也毫不惧怕炸药的威力——本来就没啥威力嘛……

    只能做爆竹的东西,也配称“名将时代终结者”?

    然而,沈宸、狄怀威、细封敏达等八路军高级将领以及一百名久经沙场的老兵在后周广顺三年六月十九日清晨所见证的这次爆炸,却令这些绝对无愧勇士称号的人们直至多年之后还感到不寒而栗。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爆炸”,也是人类工程史上第一次成规模的土木工程爆破行动。

    空气膨胀的声音是什么样子地,李文革没有概念,但是经历过那天早晨的所有战士都说,在城门飞上天之前,在浓烟和火光迸发出来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