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四百六十八章 戏曲诞生时(3/8)

。”

    韩绛问道:“你这戏曲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斐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找人将每首词的背景或者说故事给演绎出来,希望让人能够身临其境,就如同!”

    说着,他手指向上方,“词中所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避免不了生老病死,但是诗词故事却能够长存于世。”

    “原来是这样。”韩绛捋着那一缕山羊须,笑道:“想不到你小子对于诗词也颇有建树。”

    一旁的吕公著笑吟吟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就他所作。”

    韩绛惊讶道:“是吗?”

    司马光他们皆是笑而不语。

    以他们对张斐的了解,心里都认为,这一首词应该不是张斐所作,虽说这文章归文章,词归词,但根据张斐的文章来看,就不可能写出这种绝句来。

    天才也不是这个天法啊!

    张斐一瞧他们目光是夹带着一丝戏谑,这要强的性格又上来了,反正偶像都还未有出生,拱手道:“不在!正是在下所作。在我看来,这词就是诗中之画,可以意会,亦可言表。”

    “诗中画?”

    “正是。”

    张斐点点头道:“读诗更多是与作者心意相通,而读词的话,脑中会情不自禁的出现画面,若视诗词为一体,那么这词便是那诗中之画。

    尤其是晏公的词,更是令人身临其境,故此我才想到用演绎的方式展现晏公的词,我甚至敢断定,我的戏曲一出,我宋词也必然更上一层楼,比起唐诗,要更广为流传。”

    说到后面,是豪气万丈。

    但是要知道他面前可是一帮文坛大家,我们的词,要上一层楼,还得靠你小子?

    是这意思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