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

第664章 攘外必先安内(6/8)

是在河北的这一战,这可能会是鞑子最后主力的全力一战,风险还是挺大的。

    “诸位爱卿以为马卿所言如何?”

    首辅文安之直言,“臣以为马公所言很有道理,先把整编好的御营六镇调到河南,先攻取颖州,然后再取南阳,再攻襄阳,稳打稳扎。

    关外辽东也好,陕甘汉中也好,或是湖南江西,太行直隶都只骚扰牵制。”

    一次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先攻颍州,再破南阳,然后取襄阳、郧阳,尽量避免两线甚至多线作战。

    不急着去攻北京,而是先零削碎切鞑子在外的兵马,若是鞑子来救,那就围城打援,在自己熟悉的战场上迎战鞑子。

    “打仗,尤其打大仗,还得是用御营,外镇、屯镇、团练等兵马,打大仗风险太大。”

    文安之甚至直言不讳的当众对皇帝道,六镇御营入河南打颍州,也是从河南地方军头手里拿回河南掌控权的大好机会,六镇进入,犹如泰山压顶,到时调河南山东诸军镇到颍州听令,到时便可解决这些军镇。

    河南要想治理安定,必须先解决这些军阀,否则仅仅是派副职,或对调些军官,是不够的,不真正解决这些军阀,那么一切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不管是整编还是遣散还是调离,都得处理。

    现在冒大风险北伐旧都,不如先清理掉眼皮底下的隐患。

    武英殿大学士朱大典也直言,“山东河南的那些外镇、团练,虽说不少自称义军,但他们有些是土寨,有些是贼匪出身,大家确实都打鞑子,可他们控制州县,犹如私人地盘,不管是征兵还是征税,都是自行其是,朝廷的法令制度,在他们控制地是不太好用的,朝廷派去的管,这些兵将也是不太理会的。”

    这种情况不是现在才有,也不仅山东河南才有,而是自崇祯末就已经出现了,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