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馆还有六品的直学士,以及讲经博士、校书郎、校理、正字等官。
绍天朝的这套学士官制,明显比崇祯朝及以前的都要更复杂一些,仅内阁大学士,以前都是五品,而现在是正一品。
以前内阁大学士是靠兼六部的尚书,甚至加宫保衔来确立品级提升地位。
而现在直接就是正一品了。
内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内阁学士等都是专职,而翰林院和两馆,以及总理处的大臣、学士衔,则多是兼职。
“陛下就不怕这些老先生们犯起拗脾气来,来个小海站冰立雪?”
朱以海收起千里镜,“送你。”
王氏笑着接过。
“朕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次既然动手了,那就是已经做好了准备。朕特意挑在朝集使还在京的新年里,就是准备一劳永逸。
况且,今日他们来,那也是朕亲自下贴邀来的。”
今天邀来的这些人,三殿三阁大学士、内阁协办大学士、总理大臣、协理大臣,甚至两院六部通政使大理卿这大九卿们,还有些侍郎、总督、巡抚们,当然,也不是全部。
如首辅宋之辅、辅臣陈函辉、柯夏卿就没召来。
然后郑芝龙、阮大铖、马士英、刘孔昭、杨文骢、洪承畴、钱谦益等他也没召来。
没召来的,都是支持皇帝清理东林的。
召来的,则多是东林,或支持东林或反对皇帝突然搞这么个千人外放之事的。
不管是老东林还是少东林,还是复社,前两年社稷危亡,有朱以海的带领,倒是勉强摒弃门户之见,可现在中兴在望,这朝中倒是开始变的复杂起来。
特别是那些年轻的东林复社出身的官员,太过活跃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